0

人民网丨提醒!房颤需早诊早治 减少并发症

2023-06-06
分享

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专家昨日接受采访时表示,房颤可使脑卒中风险增加5倍,房颤所致脑卒中具有高致残率、高病死率及高复发率的特点,给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早诊早治有助于减少房颤导致的并发症。有房颤高危因素的人群,建议找专业医生检测评估,发现异常及时接受规范化治疗。

1.png

早期阵发性房颤,容易漏诊

房颤,即心房颤动,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近年来,受人口老龄化、慢性心脏病及其它因素影响,房颤发病率逐年上升。相关调查显示,我国约有2000万人罹患房颤,75岁以上人群约10%患有房颤。

厦心心内科周法光副主任医师介绍,房颤最大的危害是形成血栓,血栓进入脑血管导致中风。有研究表明,10%-25%的缺血性脑卒中由房颤引起。对于房颤所致的卒中,仅治疗卒中是不够的,需要心脑联合治疗,从根本上杜绝血栓形成。

早诊早治有助于减少房颤引起的卒中,然而,现状不容乐观。心电图异常是诊断房颤的一个重要指标。早期房颤多为阵发性,患者感到心悸,去医院检查时,心悸不适往往已消失,即使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心电图结果仍正常,容易造成漏诊。

2.png

不过,这几年,随着可配戴式健康监测设备兴起,越来越多的房颤患者得以早期确诊。比如有些运动手表可监测脉搏波,房颤发作时可实时记录心电图并储存。“患者把手表记录的异常心电图发给医生,为诊断房颤提供了重要依据。这类患者以喜爱运动的中青年人群为主。”周法光提醒,如果感觉心慌、气短、头晕,要趁着症状发作时尽快去医院检查,以提高诊断率。

早期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效果好

厦心是我省唯一的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心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每年要接诊大量房颤患者。根治房颤的有效方法是经导管射频消融,这是一种微创介入治疗。厦心在全省最早开展房颤经导管射频消融手术,积累了丰富经验。目前,厦心每年完成近2000例经导管射频消融手术,其中房颤消融手术近千例,稳居全省第一和国内前列。

3.jpg

陈阿姨是一名老教师,平时爱好运动。五六年前,刚退休的她时不时感到心悸,不得不放弃跳了多年的广场舞。确诊为房颤后,陈阿姨开始接受药物治疗,但效果不佳。后来,她慕名来到厦心,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治疗。术后,她各项运动恢复正常,至今状态良好。

周法光介绍,70%-80%的阵发性房颤患者早期接受经导管射频消融手术治疗能取得很好的效果。如果发展成持续性房颤,治疗效果也会降低。

左心耳封堵术减少房颤卒中

房颤使得卒中风险增加,关键原因在于血栓。心脏无序跳动,会导致心脏内部形成血栓,栓子随着心脏泵血进入全身血管,形成很多小的血栓,这些血栓和血管中的纤维蛋白等物质结合在一起,形成更多更大的血栓。这些血栓随血管游走,堵到哪里就引起相应的组织器官功能障碍,最危险的就是堵塞脑血管,导致缺血性脑卒中。

4.png

口服抗凝药能减少血栓形成。对于卒中风险高危患者,需要长期服用抗凝药。但是,长期口服抗凝药物,可能导致出血风险增加(如消化道出血,脑出血等)一旦停药,又容易发生脑卒中。左心耳封堵术能帮助这部分患者解除顽疾。

85岁的林老太患房颤多年,第一次脑卒中后遵照医嘱服用抗凝药,导致胃出血,停药后发生第二次中风。去年,她在厦心接受左心耳封堵术,术后3个月就停用了抗凝药。

左心耳是胚胎时期左心房残余的附属结构,表面不光滑,易使血流产生漩涡和流速减慢,约90%的非瓣膜性房颤血栓来自左心耳。左心耳形成的血栓容易脱落,随血流流动到达全身,一半以上会进入脑血管。手术封堵左心耳,能有效减少房颤卒中。厦心在全国早期开展了左心耳封堵术,为不能耐受口服抗凝药,或是出血风险高的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5.png

多学科综合诊治全程管理

周法光表示,多学科综合诊治是厦心房颤诊疗的特色优势,“除了药物治疗、导管消融手术、左心耳封堵术等治疗方法外,对于瓣膜疾病导致的房颤,心外科可实施换瓣加房颤外科消融手术。必要时,我们还可以实施内外科杂交手术。此外,我们的护理团队在心理护理、出院随访等方面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通过全程管理降低复发、改善预后。”

厦心作为首批中国房颤中心和房颤卓越中心,开设了房颤专科门诊,可开展专业检测评估、治疗、慢病管理等一站式服务。周法光建议有房颤危险因素的人群,如中老年人群、肥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心衰、心脏瓣膜疾病、有房颤家族史、脑梗塞、平时有心慌症状等,及时找专业医生检查,减少漏诊。

6.jpg

厦心心律失常门诊安排

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