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暖心!看这群厦心人在湖北如此战“疫”

2020-06-05
分享

在湖北武汉,紧张、忙碌的工作之余,厦心人拿出“十八般才艺”,用一颗颗赤诚的心,一次次感人的举动,温暖着患者的心。

 1.jpg


心理疏导有妙招

小杨所在的武汉客厅方舱医院,主要收治新冠肺炎轻症患者。比起疾病上的困扰,心理上的焦虑和不安,是方舱医院患者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小杨是黄代兴进舱后照料的第一位患者,今年只有18岁,而黄代兴比他大5岁。住院期间,黄代兴除了常规的医学照料,还会通过各种方法疏导小杨的心理,让小杨更加乐观的面对新冠肺炎。

小杨出院时还录制了一段视频,说道,“黄哥,谢谢你这么关心我,希望你们早点回你们家乡,早点跟家人团聚,我现在病也好的差不多了,你也要注意身体,多睡、多休息、多吃。”

这幅画,是当时黄代兴运用绘画心理分析法为小杨疏导心理时,小杨画的。虽然构图简单,乍一看还有些潦草,小杨不好意思地说“画得真难看”,但代兴看了却很开心,“真好,他心态很积极。”太阳高高地挂在天空,照亮了群山里的每一个角落。

3.jpg2.jpg   2.jpg

代兴说,“疫情当前,保持好心态十分重要,我希望通过和患者们以画交心,帮他们建立信心,和我们一起来构筑抵御疾病侵袭的心理长城,乐观面对,早日出舱!”
 

暖心画手抚人心

暖心的“灵魂画手”还有这位,厦心护士谢昭端。她在短短2天的时间,纯手工自制了一整面的宣教墙。她说,画画更生动形象,患者容易接受,宣教效果更好。

“在临床上,健康宣教对于患者病情康复,出院后保持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很重要。”谢昭端说。但是在方舱医院,医护人员都要穿着防护服、带着两层口罩还有面屏,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和患者言语交流不是很方便。

于是多才多艺的昭端找酒店借来了画笔,画起了形象生动的宣教画:“患者在舱内呆的时间长了会比较焦虑,我就想口头和文字宣教比较枯燥乏味,不如改成画画的方式,简明扼要还可以增加大家的兴趣,还能给单一的环境增加点颜色。”

护士姑娘有心又有才,一看图就了解得很清楚!”宣教墙布置好后,收到了方舱患者的纷纷点赞,谢昭端干劲十足地规划起了下一面宣教墙的设计,“打算增加一些健康科普,出院指导等内容。”

  


呼吸治疗勇争先

作为一名呼吸治疗师,厦心护士林凯则指导患者做起了呼吸训练,遇到重症、有暴露风险的患者,他抢着上。他说,我是带着使命过来的,再苦再累也要照顾好每位患者。

林凯对患者的呼吸状态比别人来得敏感。截止2月23日,他已经指导了近四十名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因为穿着防护服、戴着厚厚的口罩,且很多患者为老年人听力有一定的下降,在做指导的时候音量需要提高很多,一番指导下来经常口干舌燥。林凯没有觉得厌烦,相反他觉得来到疫情的最中心,就是带着使命过来的,再苦再累也要照顾好每一位患者。

他所在的病区重症患者比较多,常要用无创面罩辅助通气,这就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长时间的“亲密接触”,来调整面罩贴合度、通畅管道情况等,时间长的要半小时左右,暴露感染的风险自然就增加。这种时候林凯总是冲在前面抢着上,他说:“组织安排我带他们,我就有责任把他们安全送回去。况且我经验丰富一些,这既是对患者负责也是对组员负责。”

 


变形眼镜显担当

“6个小时里,我的眼镜已经被护目镜压的变形了。”

2月13日下午14:44,厦心援武汉医疗队队员王宝宁的朋友圈发了一条非常简短的信息,背后的故事让人心酸。

8.jpg   9.jpg

王宝宁护士支援的地点是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2月13日他的排班是早上九点开始。7:30左右从酒店出发前往医院,8点左右抵达,接下来就是长达一个小时左右的防护准备工作,包括洗手,戴两层口罩、穿戴护目镜、面屏、鞋套、靴套、防护服等,过程繁琐却又容不得半点疏忽。

护目镜是消毒后再利用的,因为当天上午的一批护目镜尺码偏小,对于脸型“圆润”的王宝宁来说是很大的挑战。他说,一开始怎么调都不舒服,好不容易才穿戴齐整进到病区。

进到病区工作不到一个半小时,因为护目镜太小,王宝宁的鼻梁和眉框被挤压得一阵阵剧痛,但是又不能用手去触碰调整,只能一直强忍着。不久后,近视眼镜被护目镜挤压变形了。王宝宁说:“眼镜镜框变形后,看东西变小,干活只能小心翼翼。再加上穿着高高的靴子,真有点寸步难行。”

事实上进入病区遇到特殊情况是可以提前出来的,但是所有的班都是提前排好的、也不想浪费一套防护服,大家还是会尽全力克服困难站好自己的岗。王宝宁说:“穿戴完整防护装备,大概两小时后人会有点缺氧,四小时左右护目镜就全是雾气,非常难受,一班下来浑身湿透。但是大家还是能忍就忍,除非晕倒了。

下班后,王宝宁自行将眼镜调整了下,他说:“幸好,拗了拗还能用,不耽误工作。”


英雄不一定需要多伟大的事迹,平凡的点滴小事足以。致敬每一位挺身而出的凡人!